门诊首页 门诊概况 新闻动态 重点专科 治疗特色 典型案例 精彩专题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内科 > 专家问答正文内容

直肠癌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直肠癌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直肠癌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直肠癌

  (一)发病原因

  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相对危险与绝对危险两类。

  1.饮食因素

  (1)脂肪、纤维素与热卡:饮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它占第2位,而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中它仅占第8位。流行病学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饮食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具有决定性地位,脂肪消耗量的增加与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是平行的,直接测定饮食脂肪的含量显示消耗脂肪量高的人群,其结直肠癌的病死率也高。从低脂肪饮食区至高脂饮食区的移民研究发现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与原来国家相比明显增高了。从日本移民至夏威夷的移民患结肠癌的死亡明显增加,从波兰移民至澳大利亚的移民也呈现这种病死率的增高。许多对照病例的研究均支持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但其他流行病学资料并不证实这种相关性,尤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例如美国犹他州结肠癌的发病率比美国平均发病率低得多,而按人口每人的脂肪的消耗量则是相同的。流行病学资料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是因为没有考虑那些对抗结肠癌发生的保护性饮食因素。从北欧的一个研究发现丹麦人的结肠癌发病率明显比芬兰人高,虽然脂肪摄入是相同的,但芬兰人摄入纤维素量比丹麦人高,从而表明纤维素可能具有调节脂肪的致癌作用。最近,Willett等再次证实结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的消耗量呈正相关。此外,最近的一个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脂肪摄入与各种癌肿的关系中发现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等6种癌肿的发生有肯定的关系。

  大多数流行病资料表明结肠癌与总的脂肪消耗量相关而不是与特殊的食物脂肪有关。但也有流行病学研究阐述脂肪类型与结肠癌关系的;一些研究认为与动物脂肪相关,另一些研究支持植物脂肪作用最大。在二甲肼(DMH)诱发的实验性结肠癌中,高浓度植物油和多不饱和脂肪膳食的动物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反之,高度多不饱和鱼油和单不饱和橄榄油则在动物的化学性诱导的结肠癌中却并无增强作用。Reddy等(1991)报道在一组化学性诱发的结肠癌实验中发现,脂肪类型、脂肪消耗量以及消耗脂肪所处的时间均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作用。有两个报道表明单不饱和脂肪对结肠癌则起保护作用。Anti等(1992)报道一个双盲对照研究的结肠腺瘤病员对补充12周鱼油进行活检。在补充鱼油2周内结肠隐窝的上端部分增生速度减慢。这种减慢被认为是抑制腺瘤的形成。

  食物脂肪在结肠中促发癌肿的生化机制尚未肯定,推测有几个机制:

  ①食物脂肪引起胆汁中类固醇的增高,而后者对结肠上皮有损害作用,并可引起结肠上皮的过度增生;

  ②在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促进致癌作用;

  ③某些脂肪酸通过结合细胞膜、引起细胞膜流度的改变和对致癌物质反应的变化而促进其致癌作用;

  ④亚油酸过多可增加某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后者则起促癌剂的作用,刺激细胞增生;

  ⑤食物脂肪决定肠道细菌的性质,而肠道细菌在致癌原的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⑥脂肪的致癌作用并不在于其化学成分的特殊,而与其热卡密度相关。因为脂肪的热卡密度最高,故其致癌性最强。

  现在还不知道食物脂肪应限制到什么水平能达到减少其对结肠的致癌作用,在美国和某些西欧国家饮食中平均脂肪含量约占总热量的40%,这与第三世界国家饮食中脂肪仅占总热量的10%~25%形成鲜明对照,动物的研究显示当食物脂肪从总热量的10%增至40%时,有诱发结肠肿瘤的剂量效应。

  饮食中另一个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是纤维素。Burkitt和Trowell首先提出非洲黑人饮食中含纤维素较高,因而大肠癌的病死率较白人低,而白人摄入纤维素极少。但此后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却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由于食物纤维素并非一种特殊的化学性实体,而是一个多种多样的复合物,其惟一的共同点是来自于植物并对人的消化酶的作用具有抵抗力。不同的纤维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化学特性,并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结肠的环境和结肠黏膜。有些食物纤维素如麸糠通过结肠并无变化。另一些纤维素如果胶几乎完全被结肠内细菌所粉碎,且大部分变为短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调节结肠pH,并被结肠细胞用作主要能量来源。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只是从总体来分析含纤维素食物与结肠癌的关系,并不研究特殊的纤维素。但有些研究中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是与特殊的纤维素或特殊的含纤维食物相关,Kunes等发现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茎甘蓝、花椰菜、卷心菜、汤菜对结肠癌具有防护性抵抗作用。但无法知道其保护作用是由于这些蔬菜中的纤维素还是由于所含化学预防物质如萝卜硫素,它能刺激酶来中和自由基,动物模型中显示特殊的食物纤维素麸糠和植物纤维素具有保护抵抗致癌原引起的结肠癌,但果胶则不能。但某些纤维素则能引起结肠黏膜的变化,表示具促进致癌过程。在实验性诱发的结肠癌中,食用小麦麸糠、果胶可增加DNA合成、黏膜团块和细胞移行、但燕麦麸糠则不能起这些变化。必须强调这些效应可能不一致,并可能与种族、性别或其他因素有关。考虑到食物纤维素由不同的生理化学组成,看来如果确有保护作用的话,可能对某些纤维素特异。

  纤维素对防护结肠癌发生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但有下列几种可能性:

  ①结肠中传递时间缩短,从而使肠腔内致癌原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缩短;

  ②纤维素与肠腔内的致癌原结合和稀释,从而中和了其有害作用;

  ③代谢胆汁酸的结肠菌种改变;

  ④食物纤维素在结肠内代谢为短链脂肪酸后使结肠内pH降低。pH的下降引起可能有害的游离脂肪酸和胆汁酸去离子化。最近Cummings报道12个国家中20个人群结肠癌的发生率与粪便量呈负相关,并指出当纤维素摄入>18g/d使粪便量>150g/d时,可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动物研究和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热卡摄入过多和肥胖可增加各种器官癌的发生率。Tanaenbaum的早期和最近的研究都证明限制热卡摄入和降低体重可抑制化学性诱发的肿瘤包括结肠癌。国际流行病学关系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增加热卡消耗和增加体重都提高患结肠癌的危险性。美国癌肿学会的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结肠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在居住在夏威夷的日本人中也看到有这一现象。但也有流行病学研究未发现体重与结肠癌之间有关系。在最近举行的“癌肿发生中热卡和能量消耗”的研讨会中得出结论:“营养过度直接与癌肿的高危险性有关”。但必须注意到热卡摄入、能量消耗、体重和内分泌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即使热卡摄入确实增加癌肿发生,尚需判断其主要因素究竟是热卡、代谢率或体重的直接作用或综合作用。

  根据上述情况,最近几年中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推荐一些预防癌肿的饮食要求,下列是美国癌肿学会(ACS)国立癌肿研究所(NCI)推荐的方案:

  ①减少脂肪摄入至总热卡的30%以下。

  ②增加纤维素摄入至20~30g/d,最高达35g/d。

  ③包括各种蔬菜和水果。

  ④防止肥胖。

  ⑤适度饮酒。

  ⑥尽量少吃腌和烟熏的食品。

  NCI的食谱中脂肪减至总热卡的30%可能太少,如减少至总热卡的20%~25%可能更为恰当。

  (2)维生素和矿物质:结肠癌的发生率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因素中,流行病学研究集中在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上,除了脂肪、纤维素和热卡外,还开始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营养素以及矿物质。抗氧化物具有清除或中和某些氧代谢产物称为氧自由基和单线氧的伤害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形成于全身常规生化过程中,它们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可伤害DNA、脂质膜和蛋白质。对细胞的这种分子水平伤害如不受抑制就会促进癌肿的形成。有几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学者们着重观察微营养素和VitA、C、E值低时结肠癌是否增多。

  Vit A和前Vit A物质诸如β-胡萝卜素已被广泛研究与癌肿的关系。已发现某些维A酸(维甲酸)有助于预防皮肤、肺和膀胱癌。它们也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发育不全综合征与前骨髓细胞白血病。动物实验提示Vit A在预防结肠癌中的地位,但人的研究就没有说服力。所以仍然不知Vit A对结肠癌可能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Vit C的研究结果则是矛盾的,有些研究显示Vit C缺乏的动物肿瘤增多,但另一些结果则相反,人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Vit C摄入低的人群中尤其是直肠癌的危险性是增加的,但其他研究则未能显示出这种影响。

  在有些研究中血清低Vit E值伴结肠癌危险性增高。血清Vit E值的纵向研究也显示在某些癌肿病员中值较低的倾向。然而Vit E真正在结肠癌中的地位仍不知。

  钙是一种降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的矿物质。设想这种局部作用可能有助于减低结肠的危险性,尤其在高危人群中。流行病学研究亦认为增加钙的摄入具有保护作用。在实验动物化学性诱发结肠癌的干预研究中也明显地显示补充钙的摄入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

  流行病学资料还显示在低硒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是高的,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的血硒值明显低于正常。在化学性诱发结肠癌的动物实验中,同样显示了低硒饮食的癌肿发生率是高的,而额外补充硒则有助于防止结肠癌的发生,虽然补充硒为何能防止结肠癌的发生,其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的临床研究显示硒能明显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遗传因素 遗传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中是一重要因素,临床上有两类病人遗传因素表现较为突出,一类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另一类则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tal cancer,HNPCC),又包括部位特异的结直肠癌和癌家族综合征。除这两类病员外,就都称为散发性病例。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95%的外显率,其子女有50%得病的几率,此病如不治疗,最终必将癌变。在40%~70%的患者中可测到APC基因的突变,但结直肠癌中仅占1%左右。

  HNPCC最初称为癌家族综合征(CFS),最近称为Lynch综合征Ⅰ型和Ⅱ型。Lynch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多发性结肠息肉。但Lynch综合征的基因传递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占整个结直肠癌的6%左右,与FAP不同的是它并无预兆的表型征象或生物标记可帮助临床医师识别病例或家庭。因此诊断Lynch综合征的惟一关键是家族史。Lynch综合征Ⅰ型的特点是部位特异性结直肠癌,且发病年龄早,并好发于右侧结肠(可达70%),较多同时或异时性多原发结肠癌。Lynch综合征Ⅱ型即除LynchⅠ型特点外,常见有子宫内膜和卵巢癌。在某些LynchⅡ型的家族中有其他恶性肿瘤如输尿管和肾盂的移行细胞癌、胃癌、小肠癌和胰腺癌

  至于所谓散发性结直肠癌,现在也发现其家族性危险性增加,在结肠癌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中得这种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2~3倍,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亲属也具有同患大肠癌的危险性。结肠镜检的资料显示结肠癌病员的第一代亲属具有2倍得腺瘤性息肉的危险性。如果结肠癌患者作出诊断时年龄<55岁或具有多发性肿瘤,则其家族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就增加,甚至好几代都患结肠癌。

  从这些亲属的研究显示家族危险性的增高是由于轻度至中度的遗传易感性。这种易感性存在于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患者。现有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决定个体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则调节这种易感性。

  3.结肠炎性疾病 在结肠炎性疾病中有3个疾病与结直肠癌关系最密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公认癌变危险性较大的疾病,但其癌变危险性与病期长短以及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期达10年者,危险性开始增加,病变局限于左侧结肠者危险性增加,溃疡性直肠炎和溃疡性直乙结肠炎的患者癌变危险性增高。因此从总体而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比无结肠炎者高10~25倍,但最近的一个大组报道25年累积危险性仅9%。而结直肠癌患者中伴溃疡性结肠炎者仅1%。溃疡性结肠炎在北美和西欧发病较高,我国相对较少,故在结直肠癌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所致者更为少见。

  Crohn病是另一个可发生恶变的肠道炎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生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4~20倍。Crohn病恶变的分布小肠占25%,结直肠占70%,5%分布在胃肠道其他部位。虽然在Crohn病中癌肿发生于胃肠道肉眼上呈现正常的机会(33%)比溃疡性结肠炎(4%)高,但大多数癌肿发生在炎性肠段,尤其是狭窄和长期瘘管处。转流的小肠和旷置的结直肠都是易发生癌的。所幸现在转流手术已被废弃,故这危险已较罕见,但隔外的直肠残端有时仍留置长时间,因而是有危险的。

  血吸虫性结肠炎也是一个癌变较高的疾病,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例如浙江省的嘉善和海宁既是吸虫病流行区,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国农村之首,其病死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4,较其他省市高4~9倍。从各家报道的临床资料来看,周锡庚等报道1754例结直肠癌中合并血吸虫病者266例,占15.17%。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报道1120例结直肠癌标本中伴血吸虫病者占18.1%。杭州肿瘤医院报告507结直肠癌中有27.4%伴血吸虫病。在浙江嘉兴第一医院报道的314例结直肠癌中,高达96.1%伴有血吸虫病。上述资料充分反映了结直肠血吸虫病与癌肿的密切关系。由于血吸虫卵长期沉积于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复溃疡形成和修复。导致黏膜的肉芽组织形成,继之发生癌变。从浙江嘉兴第一医院在367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有241例(6.55%)伴结直肠血吸虫性肉芽,而其中62.7%并发腺癌,可有力地说明血吸虫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4.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息肉样病变,约有2/3结直肠息肉系腺瘤。组织形态学上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3种,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常见,纯绒毛状腺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腺瘤的5%。腺瘤的这种分类主要根据绒毛成分的比例,因为腺瘤上皮结构在形态学上并非均匀,当绒毛成分占0%~25%时,称为管状腺瘤,25%~75%时为管状绒毛状腺瘤,75%~100%绒毛时才称绒毛状腺瘤。腺瘤从肉眼上又可分为有蒂、广基和扁平3种。并非所有腺瘤都呈息肉样,有些仅在黏膜面上有轻微隆起,称为扁平的息肉。较大的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更易发生高度间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结直腺瘤的高发地区与结直肠癌的高发区是一致的。在大组息肉切除的病理检查中可看到高度间变与局灶性侵袭性癌的频发性,这可以解释在癌肿切除标本中常发现其邻近存在着良性腺瘤,这一情况表现在具有遗传倾向的结肠癌病例中,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症结肠癌(FNPCC)综合征。Gilbertson报道一组回顾性研究,在25年中对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每年作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并摘除所见腺瘤,结果使直乙结肠癌的发病率比预计减少85%。最近Selby等也证明在以往10年中曾作过乙状结肠镜检筛查者其远端肠癌的发生率降低3倍,根据NPS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凡进入结肠镜监测计划者其结肠癌发生率与相应年龄的一般人群相比降低75%以上。这些资料均提示阻断腺瘤生长可防止结肠癌,同时也是对“腺瘤-癌肿”序列的支持。当然也有认为癌肿的发生是原发的,也即一开始就是癌(de novo)。因为有一些很小的非息肉样侵袭性腺癌,其邻近并无腺瘤,对这些现象谁也无法否认,究竟2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或是即使最微小的腺瘤也可能发现有恶变,这是争论的焦点。但从最近的分子基因发现也支持“腺瘤-癌肿”序列,对这一见解的最终证据和标准是在进展性结肠癌的散发性腺瘤中有基因克隆的标志物。

  5.个人高危因素 以往曾患结直肠癌的病员再次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显然比正常人高,据St Marks医院报道在3381例结直肠癌进行切除手术的病员中,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1.5%,在随访25年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5%:如切除手术时同时作腺瘤摘除者,则其发生率为10%,虽然绝大部分异时性结直肠癌发生在切除术后10年内,但有报道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3.4%,且67%发生在初次切除手术后11年以上。从而表明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似乎是终生的。

  在女性病员曾患乳房癌、卵巢癌或子宫颈癌者中,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无上述病史者。据美国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肿瘤登记资料分析,乳房癌患者的结直肠癌危险性分别为1.2和1.1,而且以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与诊断乳房癌时的年龄相关,<45岁者的危险性更高。此外随访时间的长短也有关,10年后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为1.66,15年后为2.05。卵巢癌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性以接受放疗的病员为明显,尤其接受放疗后5年以上的患者;在未作过放疗的病员中以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仅限于结肠,而且发生结肠癌的危险只限于术后最初2年内,5年后的危险也就消失。子宫癌患者与卵巢癌患者具有同样发生结肠癌相对危险性,结肠癌的危险性比直肠癌更高,并随时间而增高,尤其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员,因为根据不同地区和移民人群的资料认为子宫癌、乳房癌和结肠癌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病因素。

  射线与癌肿发生间的因果关系最早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存活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虽然早期资料并未显示出任何关系,但长期随访结果表现结直肠癌的病死率明显增高。1957年Slaughter报道了第一组放疗后发生黏膜癌的病例,包括2例结肠癌和1例肛管癌。此后有许多这种因果关系的病例报道和动物实验研究。病例研究表明宫颈癌放疗过的女性以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是增高的。当然,这种放射引起的真正危险性很难肯定,因为患妇科癌肿的女性患第2种癌的危险性是增高的。然而放射过的卵巢患者比未放射的患者5年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确实增高。同样良性疾病接受放疗后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也是增高的。因此,从放疗后5年开始应严密监测结直肠癌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1)大体类型:

  ①早期直肠癌:早期直肠癌系指癌灶局限于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内的病变,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癌肿侵至黏膜下层者,约有5%~10%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大体所见可分为3型:A.息肉隆起型:外观为局部隆起的黏膜,可有蒂或亚蒂或呈现广基3种情况,此型多为黏膜内癌;B.扁平隆起型:黏膜略厚,表面不突起或轻微隆起,呈硬币状;C.扁平隆起伴溃疡:如小盘状,表面隆起而中心凹陷,见于黏膜下层癌。

  ②中晚期直肠癌:中晚期直肠癌系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达肌层及浆膜者,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可分为3型:A.隆起型:特点为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状似菜花或息肉样,边界清楚,有带蒂和广基2种;B.溃疡型:又称局限溃疡型,状如火山口,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此型肿瘤组织向肠壁深部生长,易侵犯邻近器官与脏器或发生穿孔;

  ③浸润型:浸润生长为本型的特点,临床上可分成2种亚型,即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前者肿瘤向肠壁深层浸润,与周围分界不清;后者主要在肠壁内浸润生长,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反应,易引起肠管环状狭窄。本型恶性程度较高,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2)组织学类型:

  ①腺癌:癌组织呈腺泡状或腺管状结构。根据分化程度,按Brodeis法可分为Ⅰ~Ⅳ级,即高分化、中等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癌四级。

  ②黏液癌:其最大特点是癌组织内存在大量黏液,黏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聚积在细胞内。细胞外黏液可表现为:A.形成大片“黏液湖”;B.出现囊腺癌结构,囊内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内黏液表现为胞浆内充满黏液,将胞核推向一侧,整个细胞形同印戒,又称印戒细胞癌。

  ③未分化癌:癌细胞较小,呈不整齐的片状排列,无腺管结构,浸润明显,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

  ④类癌:起源于APUD细胞系统的肠嗜铬细胞,多属非亲银性,不会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临床上无类癌综合征表现。病理学上有4种组织类型:A.腺样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样;B.条索型:癌细胞排列成实性条索,间质反应明显,酷似硬癌;C.实心团块型:癌细胞排列成实心团块状;D.混合型:即上述3种类型的任意混合存在。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偏向良性,生长较缓慢。

  (3)扩散与转移:

  ①直接浸润:癌肿一旦在黏膜上发生,在肠壁上可向3个方向浸润生长:A.环绕肠管周径生长,一般累及肠管1周约需1年半以上的时间。B.沿肠管纵向生长,一般远侧肠壁内扩散很少超过3cm,绝大多数在2cm以内。C.向深层浸润,浸润越深,发生淋巴及血道转移的机会也就越高。直接浸润的速度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②淋巴转移:癌细胞通过直接浸润淋巴管或经细胞外间隙渗入淋巴管而发生淋巴转移。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淋巴引流只向上方,反折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主要向上,同时也可向两侧,只有在向上的淋巴引流被阻塞时,才逆转向下。这些淋巴引流方向实际上也代表了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方向。淋巴转移的发生率与癌肿浸润范围、深度、肿瘤类型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Fenoglo等明确指出,结直肠黏膜层无淋巴管,癌肿局限于黏膜时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只有当癌肿侵犯黏膜下层后,才有可能发生淋巴转移。郁宝铭等对886例结直肠癌局部浸润与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发现,局限于黏膜层的癌肿(Tis)无一例淋巴转移;浸润黏膜下的癌肿(T1)则有6.98%的淋巴转移;浸润肌层的癌肿有28.03%的淋巴转移,高度恶性癌肿侵犯肌层时淋巴转移率高达42.86%。

  ③血行播散:直肠的静脉主要汇流到门静脉系统,因此肝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诊断大肠癌时已有10%~15%的病例有肝转移。可有许多个肿瘤细胞转移到肝脏,但转移的大多数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少数肿瘤细胞发展成为转移癌。转移癌多在肝脏表面,一般呈多发性。肺是第二个极易受累的脏器。其他如骨、脑等也可发生转移。血行播散的发生率与直肠癌肿位置密切相关,腹膜反折线以下直肠癌的血行播散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反折线以上的直肠癌,而且离肛门越近,血行播散发生率越高。

  ④种植转移:常见于3种情况:A.腹腔内种植:当癌细胞向肠壁深部浸润突破浆膜时,可脱落到腹腔内其他脏器表面继续生长,形成腹腔内种植性转移。好发部位有大网膜、肠系膜、盆腔腹膜等,以盆腔Douglas窝附近较为常见。腹膜种植广泛时常伴癌性腹水。B.肠腔内种植:癌细胞在完整的黏膜上一般不易种植,但如黏膜有破损,则可在破损处发生种植;C.手术伤口种植:手术时可将癌细胞带到手术野及伤口引起医源性种植。

  2.临床病理分期 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根据肿瘤局部浸润扩散范围、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脏器转移三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判断病情的发展、决定治疗方案以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目前常用的分期方法有2:Dukes分期和国际TNM分期。

  (1)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自1932年Dukes提出对结直肠癌的分期标准后,几经改良,已使其各期含义完全不同,如不注明何种改良,已无法了解其所指病情究竟如何,同时也使各组资料无法对比。为此,1978年我国大肠癌工作者在全国第一次大肠癌科研协作会议上对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作了统一使用标准,这一改良方案的原则是在尊重Dukes原始各期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更细致地划分,具体方案如下:

  A期 肿瘤局限于肠壁

  A0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原位癌

  A1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A2 肿瘤侵犯肌层

  B期 肿瘤穿透肠壁,侵入肠周脂肪结缔组织或邻近器官,无淋巴结转移,尚可切除者。

  C期 不论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如何,已有淋巴侵犯者。

  C1 肿瘤附近淋巴结有转移

  C2 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有转移

  D期 远处脏器有转移如肝、肺、骨骼、脑等;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伴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转移;腹膜腔广泛转移;冰冻盆腔。

  (2) TNM分期:1950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国际上应统一采用TNM分期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以便正确反映和比较各组资料的情况和疗效。以后由美国癌症分期和疗效总结联合委员会(AJC)承担对大肠癌分期的研究,并建议采用UICC的TNM分期系统。至1978年AJC的建议在UICC会议上得到认可和推荐,他们的意见如下:

  

T 原发肿瘤

  T0 临床上未发现肿瘤

  Tis 原位癌

  T1 癌肿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包括腺瘤癌变

  T2 癌肿侵犯肌层或浆膜层,但未超越肠壁

  T3 癌肿穿透肠壁累及邻近组织器官

  T4 癌肿穿透肠壁并侵入邻近器官形成瘘管者

  T5 T3或T4、局部侵犯已超出邻近组织或器官者

  Tx 局部浸润深度不详

  N 区域淋巴结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淋巴结有转移

  Nx 淋巴结情况不详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情况不详

直肠癌症状_直肠癌有什么症状

  直肠癌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病员和初诊医师的重视。多数病员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呈现便频、排便不尽感。便频不同于腹泻,因为前者只是次数比正常多,但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排便不尽感则为排便后不久又感有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质间有少量黏液血便;故病员常不以为然。癌肿病员的便血多数其量不多,色鲜红;可与粪便不混,常被病员和医师误当作痔而忽视。当癌肿发展增大,浸润肠腔一周时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变细,并伴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梗阻症状,部分病员在此之前则可呈现腹泻与便秘交替。

  男性病员当癌肿穿透肠壁、浸润前列腺或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障碍或淋漓不尽等感觉,如癌肿穿透膀胱则可形成直肠膀胱瘘,尿中可出现气体逸出和粪质。女性直肠前壁癌肿当穿透肠壁后可浸润阴道后壁,引起白带增多;如穿透阴道后壁则形成直肠阴道瘘,阴道内出现粪质和血性分泌。直肠后侧壁癌肿穿透肠壁后浸润盆壁、骶骨和骶神经丛。引起尾骶部疼痛,坠胀感。这些症状都是晚期表现,患者常伴有乏力、消瘦、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当癌肿累及肛管或肛门周围时,患者除表现为便血外,常诉有肛门疼痛和肛门口有块状物突出。多数病员伴有便频和排便不尽感。当癌肿侵及肛管括约肌时,可发生排便失禁。由于肛管的淋巴引流可首先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当出现淋巴转移时,腹股沟区可出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继之融合成团。此外,肛管的淋巴引流尚可沿直肠中血管至髂内和闭孔内血管旁淋巴结。当淋巴结转移浸润闭孔神经时,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会阴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放射。这些都是癌肿的晚期表现。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三)直肠指检:是硕导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自然直肠指检被毕业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四)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检

  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检可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痒的发病率下降30%-60%。每日饮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碱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约75%以上的患者仅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就能发现病灶。但直肠癌的误诊率却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忽视了直肠指诊。基于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又极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对每一个具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常规作直肠指诊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病变。

· 

直肠癌

直肠癌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直肠癌

  1.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炎性疾病,如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息肉病等。临床上鉴别要点是病期的长短,粪便检查寄生虫,钡灌肠检查所见病变形态和范围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阑尾周围脓肿可被误诊为盲肠癌(结肠癌),但本病血象中白细肠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无贫血、消瘦等恶病质,作钡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2.直肠癌往往被误诊为痔、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等。误诊率高达60%~80%,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肛门指诊和直肠镜检查。

  3.结肠其他肿瘤如结肠直肠类癌,瘤体小时无症状,瘤体长大时可破溃,出现极似结肠腺癌的症状;原发于结肠的恶性淋巴瘤,病变形态呈多样性,与结肠癌常不易区别。均应作组织涂片活检来鉴别之。

  在肛肠科诊疗过程中,通过指诊发现直肠黏膜外肿块是比较常见的事。由于黏膜外肿块不像直肠癌那样直观,良恶性一时也难于鉴别,因此常易误诊。直肠黏膜外肿块其起源复杂,可来自于黏膜外肠壁组织或肠外组织。根据病变性质这些肿块可分为3类:

  ①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纤维瘤等;

  ②恶性肿瘤(包括原发和转移),如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畸胎瘤、胃癌种植转移等;

  ③炎性肿块或其他良性增生,如痔疮注射治疗后组织反应性增生或机化,结核性病性肉芽肿等。

  以直肠黏膜外肿块为首发症状者较少,多数是以直肠会阴部症状而发现的,这些症状与直肠癌症状又极为相似,所以如果是单纯凭指诊结果往往与直肠癌相混淆,尤其是肿瘤突破直肠黏膜者。全面地询问病史,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腔内B超可确定肿块大小及范围,对判别肿块来源也有帮助。对于较大的肿块或来自骶骨的肿瘤,CT或MRI可了解肿瘤的占位情况及破坏情况。有一部分肿瘤来自于胃肠肿瘤的转移,应注意寻找原发病灶,如胃镜、钡餐等。肿块活检是惟一的确诊手段,活检应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松弛肛门括约肌,切开黏膜层,在明视下切取肿块组织。一次活检失败后可多次重复,多数病例可获得确诊。

· 直肠癌

直肠癌并发症_直肠癌有哪些并发症

  1.结肠梗阻 是直肠癌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为突然发生,也可为逐渐发生。多由肿瘤增生阻塞肠腔或肠腔缩窄所致,也可由于肿瘤处发生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等所致。

  2.肠穿孔 直肠癌并发穿孔有2种情况:穿孔发生在癌肿局部;近侧结肠穿孔,系癌肿梗阻的并发症。穿孔发生后,临床可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脓肿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常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死率极高。

  直肠癌的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但与其病程、癌肿浸润范围、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则密切相关。




直肠癌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直肠癌

  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的方式 手术治疗是直肠癌获得根治的惟一方法。目前常用于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1)腹会阴直肠癌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即A-P切除术,又称Miles手术,这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术式,1908年Miles首先详细描述了这种手术的操作过程,手术要求将肛门、肛管、直肠及其周围的提肛肌和脂肪组织及部分乙状结肠予以切除,还要切除盆腔内结直肠系膜以及系膜内的淋巴组织、盆底腹膜等,并需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以使粪便改道。现在人们所作的Miles手术已有别于Miles本人所作的手术,在诸多方面有所改良,这主要表现在:①适应证的改变,许多病例已由后来的一些保肛手术所替代,此种改变的理论基础是对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和逆行直肠壁内扩散的认识;②骶前间隙及会阴部伤口的处理,Miles只用敷料填充伤口,任其开放等待二期愈合,而现在一般将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骶前间隙内放置胶管引流;③淋巴结廓清范围的扩大及相应的自主神经保留的功能性扩大淋巴结廓清;④与Miles手术相结合的联合盆腔内脏器切除;⑤腹壁造口技术,在这方面有了许多的研究和改进。

  (2)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是Dixon于1939年倡导的保肛手术。手术时将直肠病变根治性切除后作乙状结肠与直肠的端端吻合,该术式最突出的优点是符合生理要求,最大缺点是吻合操作较为困难,尤其是肥胖、骨盆狭小等不利因素时更甚。其指征一般限于距肛缘8cm以上的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在使用吻合器的条件下,可使距肛缘5cm以上的直肠癌获得切除并完成低位或超低位吻合。

  (3)结肠经肛管拖出术(Bacon手术):这种手术由Babcock(1932)首创,后由Bacon(1945)推广,现在进行的多为改良的Bacon手术。适应于距肛缘6~10cm的直肠癌。如乙状结肠系膜太短。切除肿瘤后无足够长度的结肠拖出肛门,或游离直肠和乙状结肠后血供不良,则不适应做这种手术。腹部操作基本同Dixon手术,会阴部操作是经肛在齿状线上方切断直肠,将乙状结肠从肛门拉下固定于肛门。10~14天后切除肛门外多余结肠,这种手术由于操作比较繁琐,目前多由Dixon手术取代。

  (4)经腹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手术):又称为肛管袖套内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于1972年提出这一手术方法,他在Bacon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同时保留了肛门内外括约肌。这要求保留一定长度的直肠,并将保留之直肠残端黏膜自齿状线上剥除(仅保留内括约肌),然后将结肠自保留之肛管袖套内拖出与肛管行单层缝合。这一手术方法适用于距肛缘5~7cm以上的直肠癌,癌肿远侧直肠切除不少于2cm。经过长期观察,Parks手术的长期效果是良好的,其5年生存率与术后复发率均与Dixon手术差不多。但并发症较多,处理困难。

  (5)直肠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术(Hartman手术):经腹将直肠癌病灶切除后,将远侧直肠残端关闭,并将乙状结肠造口于左下腹部。适用于直肠肿瘤姑息性切除术后或病灶切除后的全身或局部情况不允许行结肠直肠吻合的病例。经过观察如果病人生存超过2年以上而无复发征象者,还可考虑行结肠直肠吻合,消除造口以改善生存质量。

  (6)其他:除了以上几种比较常用的术式之外,还有一些术式可供选择:①经肛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②后盆腔清除术;③全盆腔清除术;④经骶尾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⑤经腹骶直肠切除术;⑥经耻骨径路直肠癌低位切除术;⑦腹会阴切除、肛门成形术;⑧腹会阴切除、原位肛门重建术;⑨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⑩姑息性手术:如乙状结肠造口,姑息性局部切除等。这些术式各有其相

  应的指征,可根据病情需要、医者技术而选择。

  2.手术方式的选择 直肠癌手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仍是保肛问题,众多的术式也是围绕此问题而产生。如何根据病情选用好最适宜的术式,使患者达到既根治了疾病又有良好生活质量,则是专科医师所经常面临的抉择。

  (1)直肠的外科分段与术式选择:直肠解剖学上的上中下段分界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肛管长约3.5cm,距肛管3.5~8.0cm为直肠下段,8.0~12.0cm为直肠中段,12.0~16.0cm为直肠上段。尽管直肠的长度相对恒定,但个体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因此规定这样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似乎不切实际。而从外科学角度提出直肠的外科分段应该更符合实际需要,有人认为其分段的大致标准是:肛管-齿状线以下到肛缘的距离,为2.0~3.0cm;直肠下段-距肛缘6.0cm以下;直肠中段-距肛缘6.0~8.0cm范围内的直肠,上界为腹膜反折水平以下;直肠上段-距肛缘8.0cm以上的直肠,即腹膜反折水平以上的直肠。

  根据这样的直肠分段标准,在单一考虑肿瘤所在部位因素的情况下,术式选择宜遵循:①直肠上段癌原则上都可选作直肠前切除术,但对癌肿已浸透肠壁向周围浸润者,为了切除的彻底性,可考虑行Hartmann手术或Miles手术等术式;②直肠中段癌,腹膜反折以下的癌肿,在直肠得以从盆底充分游离后,并保证肿瘤远侧肠管能被足够切除(一般为2~3cm)的情况下,肛提肌以上残留的直肠长度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残留直肠大于2cm者考虑作Dixon手术,小于2cm者可用吻合器作超低吻合术或Bacon手术或Parks手术;紧贴肛提肌者作Miles手术;③直肠下段癌主要采用Miles手术,近年来对早期病例也行局部切除。

  (2)肿瘤病变特点与术式选择:①当癌肿已侵犯肛管直肠环时,Miles手术是惟一可供选择的术式;②当癌肿位于直肠前壁,侵犯女性阴道或子宫者可选作后盆腔清除术;侵犯男性前列腺或膀胱而无其他组织结构受累可作全盆腔清除术;③病灶位于腹膜反折线以下,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分化程度高,肿瘤直径<3cm者,可作经肛门或经骶或经会阴局部肿瘤切除术;④对原发病灶能切除伴有孤立可切除性转移灶者,可争取一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对转移灶不能切除者,宜将原发灶切除,术后给予其他辅助治疗;⑤癌肿局部浸润、固定,经分离后虽能切除,但对局部切除的彻底性有怀疑,估计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肛提肌又可保留者,可选用Hartmann手术,局部标上银夹,术后辅以放射治疗,2年后如局部无复发,而患者有恢复肠道连续性的要求,可再次剖腹探查,如确无异常情况,可行结肠直肠吻合术;⑥癌肿局部浸润、固定,分离切除困难而又无远处转移,可先作乙状结肠襻式造口,同时经直肠上动脉插管作区域性化学治疗或作放射治疗,如治疗后肿瘤缩小,则可考虑作二期肿瘤切除;如肿瘤变化不大或进一步发展,则继续保持乙状结肠造口状态,以防止梗阻;⑦癌肿浸润、固定,伴有远处转移或腹腔内广泛播散,宜作横结肠襻式造口,防止梗阻。笔者根据以上的原则,对某些病例采用了下列的选择:A.为了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8例直肠中下段癌并肝转移患者,因原发灶能切除,而肝脏转移灶又不能切除,所以采用了Dixon手术;B.对16例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因原发灶能切除,而对肝脏的转移灶采用了不同方式处理:6例行肝叶切除;4例行肝肿瘤局部切除;6例行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3)患者特点与术式选择:①某些高龄或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无法耐受经腹部的直肠切除术,肿瘤≤3cm时可作经肛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前、后应加做放射治疗。晚期有梗阻者作为姑息处理,用电灼、液氮冷冻或激光部分去除肿瘤组织以疏通肠道。②患者心理状态:这主要涉及保肛问题,原则上应在最大可能达到治愈的前提下才考虑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如患者一味追求保肛,就要考虑患者的意见,在有可能牺牲根治的情况下保留肛门。然而这种做法应是在患者具有强烈书面要求的情况下作为不得已的选择。③患者的经济情况:如患者仅有勉强进行手术治疗的经济条件,而无法保证后续的综合治疗,手术则以根治性切除为主。④患者的肥胖程度和盆腔大小:有些病例尽管直肠肿瘤位置不很低,但如果患者肥胖或骨盆狭窄,使得作结肠直肠手术吻合十分困难,这样很难保证吻合严密性,在无吻合器的情况下不妨改行其他术式。

  (4)双吻合技术的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状吻合器在我国逐渐得到应用。吻合器的问世尽管解决了手工缝合的困难,但由于在盆腔深部进行直肠残端的荷包缝合仍十分困难,即使后来有了荷包缝合器,也未真正解决超低位吻合问题。双吻合器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困境,使得结直肠低位或超低位吻合变得容易而从容,从而使原本切除后无法进行对端吻合的病例完成了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不但提高了保肛率,而且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有了显着降低。目前结直肠双吻合器吻合和结肠J形袋肛管吻合已成为当前保肛手术中两个主要术式,手术方法。

  上海瑞金医院(1993~1996)报告了183例直肠癌手术,其中124例为低位直肠癌,占同期直肠癌的71.26%,其中有61例属超低位前切除术(即吻合口距肛缘≤3cm),占全部直肠癌病例的35.06%。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03%,局部复发率为6.45%。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双吻合器为低位直肠癌病人行低位前切除术30例,吻合口最低者距肛门仅3cm或小于3cm,除了在短期内排便功能有一定影响外,未见其他并发症。为了确保疗效,选择病例时以病变属早、中期为好(Dukes A和B期),中晚期病例酌情选用,但要求术前、术后采用综合治疗。

  有资料显示双吻合器吻合术后排便功能要优于Parks手术,一般认为在距肛门7cm以上的吻合,其功能良好;在距肛门5cm的吻合口常有排便功能不良,特别是吻合口距肛门仅3cm者症状更重,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但这种排便功能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均可恢复,通常不超过1年。近年国外为了改善术后的排便功能,有学者将结肠J形袋肛管吻合术取代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资料表明结肠J袋肛管吻合术后的控便功能至少在术后1~2年内明显优于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但长远来说两者差异并不明显。应用吻合器吻合的病例其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于手工吻合,因此要求吻合器管径宜在33mm左右。

  (5)直肠癌的局部切除: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实际上也是保肛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它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有所增多,然而这种手术只切除了肿瘤和邻近有限的正常组织,作为根治性手术,它的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黏膜或黏膜下层、≤3cm、低恶性或中等恶性、隆起型、早期低位的直肠癌,临床检查及腔内B超扫描需无可疑的肿大淋巴结。对于某些癌肿已浸润或穿透肌层,但患者年迈、体弱,伴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剖腹手术的病员,可选作姑息性局部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严格选择病例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肌层受侵或高度恶性癌肿原则上是不宜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的。笔者认为直肠癌局部切除,必需严格遵守上述原则,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交代局部复发率高,术后要进行正规的化疗与放疗。笔者已行直肠癌局部切除14例,其中2例在1~2年内复发,而行Miles手术,1例术后2月,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改行Miles手术。其余11例已经观察1~4年尚未见局部复发。

  局部切除术的另一个进展就是经肛门内镜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这使原来限于低位直肠的局部切除术扩展到直肠上段,甚至乙状结肠。Buess等在总结他们113例直肠、乙状结肠癌采用TEM的结果时指出,虽无手术死亡,但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8例,占7%。因此他们强调局部切除术不应超越黏膜下病变。

  (6)腹腔镜直肠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伤手术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直肠癌手术。既往所担心的是否能达到根治要求和开窗部位复发问题,随着技术的熟练已同开腹手术相差无几,在淋巴结清除数目上亦无差异。在开窗部位复发的发生率最近的一些报道已为O%。为了保证腹腔镜直肠切除术的疗效,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初起时应固定一组人员操作,以便较快地掌握手术要点,有利于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②严格选择病例,目前仅适用于良性病变、早期癌肿和局限于肠壁的癌肿,并要求体形不胖者;③手术如感困难,应及时中转剖腹,切勿犹豫以免发生并发症及意外。

  3.根治性切除的新认识

  (1)直肠系膜全切除: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应包括癌肿和其两端足够长度的肠段及其系膜、血管和引流淋巴结,以及受侵的邻近组织。1986年Heald等首先报道并强调直肠系膜全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在直肠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性,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92年他们报道一组152例直肠癌按直肠系膜全切除的要求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显示其中42例肿瘤远切端≤1cm的病例中,术后未见复发;另110例远切端>1cm组中术后4例复发(3.6%),全组局部复发率为2.6%,创造出大组病例复发率最低的记录。他们再次指出直肠系膜全切除是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在解剖学上认为直肠是没有系膜的,而Hteald等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指由盆筋膜脏层包裹的直肠背侧的脂肪、血管和淋巴组织。直肠系膜全切除的手术要求是在直视下在骶前间隙中进行锐性分离,保持包裹直肠系膜的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无损,以防癌细胞播散、种植和残留。他们指出即使直肠系膜内无淋巴结转移,亦常隐藏着腺癌细胞巢。以往人们采用钝性分离,不但直肠系膜切除不全,而且可引起癌细胞的播散和残留,可能这就是导致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直肠系膜内转移的癌细胞被彻底清除,对行保肛手术的病例,肿瘤远端的直肠系膜切除应不少于5cm。按照这一原则,Aitken报道了64例直肠根治性切除术,其中52例为低位前切除,12例为腹会阴联合切除,平均随访33个月,结果并无1例单纯局部复发。Carvalho等报道了51例直肠切除术,其中46例为根治性切除,平均随访19.9个月,仅1例(1.9%)局部复发。Wibe等比较了1978~1982年间未采用TME时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为35%,而1993~1996年间109例,按TME原则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为6.6%,两组差异有显着性。这些资料说明直肠系膜全切除对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局部复发率的重要意义。Hida等认为切除远端直肠系膜5cm是完全必要的。直肠系膜全切除原本是属于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只是现在才认识到它在根治性切除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直肠根治性切除,不论保肛手术或腹会阴切除术,都应按照直肠系膜全切除的操作原则来进行手术。除此以外,术中严格的无瘤操作也非常重要,为了消灭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笔者近来使用无水酒精局部灌洗创面30s,可有效杀死癌细胞,达到减少复发之目的。

  (2)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日本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致力开展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治疗直肠癌。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导致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致使手术的推广采用受到限制。后来他们又提出了保留自主神经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实践证明一侧自主神经保留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有所改善。最近Moriya等报道了一组565例腹膜返折下T2期以上的直肠癌治疗结果,44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者322例和一般根治术126例。448例中218例伴淋巴结转移,62例侧方淋巴结转移;在复发病例中,94%的淋巴向上转移,27%伴侧方淋巴转移,其受累淋巴结通常为直肠中和闭孔淋巴结。从肿瘤浸润深度来分析,T2肿瘤的侧方淋巴结扩散率为5.5%,在Dukes C T2期中侧方淋巴结扩散率则为19%,Dukes C T3期为30%,Duakes C T4期中则为40%。全组总的局部复发率为9.4%,Dukes C期的局部复发率为16%,侧方淋巴结受侵的局部复发率为27%。Dukes C期的5年生存率为55%,向上转移与向侧方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和43%,并无差异。在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病例中,淋巴结受累侧自主神经切除与否,5年生存率分别为27%与53%(P<0.01),有显着差异。故他们认为侧方淋巴结受累时该侧自主神经不宜保留,同时指出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仅适用于直肠系膜内淋巴结有转移或癌肿已侵及肠周径1圈者。

  4.直肠癌并发症的处理

  (1)肠梗阻的外科处理:鉴于梗阻多发生在病程的晚期,患者常伴有恶病质,一般情况较差,手术治疗是绝对指征,但须重视积极的术前准备,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纠正紊乱的内环境,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①具体措施为: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应用抗生素;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

  ②手术方式为:A.原发病灶能切除者,无论是根治性还是姑息性手术,均要求予以一期切除。切除后肠道能吻合重建者,采用灌洗方法在台上清洁肠道。方法是经盲肠部插一Foley导尿管进入盲肠内,充盈气囊,用缝线紧缩固定插入处防止渗漏;在准备予以切除的远侧结肠上也插入一较粗的胶管用于排出清洗液,妥善用缝线紧缩固定插入处肠壁,以防渗漏污染;从Foley导管灌入生理盐水1200ml;将结肠内容彻底排净后拔出Foley导管,缝合该处肠壁,再作肿瘤切除。如肠壁水肿严重宜作造口。B.对原发病灶不能切除者,作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口。

  (2)肠穿孔的外科处理:直肠癌并发穿孔者应行急诊手术,手术原则为:①清理腹腔;②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对无法切除病灶者作乙状结肠双管造口,一期开放减压,并尽量吸尽和清除肠段内的粪便,防止粪便继续进入腹腔;③对于近侧结肠所发生的穿孔,在癌肿切除和结肠造口减压后,穿孔处予以修补缝合或将穿孔处造口。

  5.腹部造口的围术期护理及其并发症防治 对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术后结肠造口是很常见的情况,术后做好护理不但使患者心理上感觉良好,而且可减少伤口感染,便于清洁卫生。现在许多造口都是一期开放,术后即可排便。为了做好护理,减少污染,目前使用的一次性造口袋可解决此问题。

  (1)造口袋使用方法:根据造口大小裁剪造口袋背面的猪油膏,然后将造口袋贴于造口周围的腹壁皮肤上,使造口突入造口袋内,排出的粪便可通过袋尾部的开口放出,并可进行冲洗。一个造口袋可使用3~5天,术后使用2~3个袋即可维持到伤口拆线。

  (2)腹部造口的常见并发症:①腹部伤口感染:由于造口的排便可污染腹部伤口,伤口感染率会增加,防治方法是尽量将造口与切口隔开或增加切口与造口的距离,如Miles手术时取右侧旁正中切口等。②造口肠段缺血坏死:是由供应造口肠段血运发生障碍所致,一旦发生,处理起来较困难。主要在于预防,术中细致操作确保造口肠段有良好的血运,术后72h内及时观察造口黏膜血运非常重要。如发生缺血坏死,宜观察受损肠管的长度,在腹壁皮肤平面以上者可暂不作处理,在腹壁皮肤平面以内者应考虑重新造口。③肠回缩或脱垂:肠回缩一般与造口肠段与腹壁固定不妥或保留造口肠段太短有关,预防的方法是保留适当长度的造口肠段并将造口肠段作妥善固定,提倡做腹膜外隧道式造口,术后严密观察造口情况,如发生肠回缩应重新造口;肠管脱垂多与保留的造口肠段太长有一定关系,一旦出现可将其回送或将脱垂的肠管切除。④造口狭窄:多发生于黏膜与皮肤交接处瘢痕收缩,发生的时间较晚。如术后短期内发生,多与手术不当有关,如腹壁开孔过小。预防的办法是提倡一次性开放,如造口逐渐变小宜定期扩张造口。⑤造口旁疝:多发生较迟,如局部膨隆明显影响生活应予手术治疗。

  6.综合治疗 肠壁和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例采用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已成为常规,并有肯定的作用。

  (1)放射治疗:手术切除虽然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最好治疗手段,但单纯切除后局部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无疑盆腔放射性治疗是清除残留癌细胞的惟一可供选用的方法。这种辅助性的放射治疗在于杀灭残留癌细胞或降低癌细胞的活性。

  ①应用方式:A.术前放射治疗:具有减弱癌细胞活性,减少术中癌细胞播散,缩小肿瘤,提高切除率等优点。缺点是手术时间要推迟,一般在放射治疗后4~10周手术才能进行,因而有增加远处转移的危险。放射治疗剂量以中等剂量为宜,3500~4500cGy。B.术后放射治疗:在肿瘤切除后对可能有残留的地方标记银夹进行定位,有助于照射部位的精确性。术后放射治疗对减少盆腔内复发具有肯定效果。直肠癌与结肠癌不同的是放射治疗对直肠癌的效果是肯定的,对于估计先行手术切除困难的晚期病例或高度恶性病例,术前放射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和切除的容易程度,并可减少由于手术操作造成的转移。

  ②辅助性放射治疗的选用:凡属Dukes B、C期的患者均适用于辅助性治疗。术前指诊如发现肿块固定、活动度小,往往表示肿瘤已穿透肠壁侵犯周围组织,在未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争取术前放射治疗。术后证实肿瘤已透出肠壁侵犯周围组织或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或为直肠癌早期行局部切除者,术后可加做辅助性放射治疗。对手术的彻底性感到有怀疑者应及早进行。

  (2)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减少转移复发。化学治疗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化学治疗。

  ①术前化学治疗:可将5-FU乳剂或栓剂放于直肠内,400mg,分2次给予,总剂量在6~8g。尽管理论上有较好效果,但实际应用得较少。

  ②术中化学治疗:术中向直肠内注入5-FU 0.5~1.0g,以减少术中医源性种植。

  ③术后化学治疗:目前多主张从术后第1天就开始,将5-FU 0.75~1.0g加入5%葡萄糖水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维持12h以上,连续3天。这种术后短期化学治疗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对伤口愈合也无不良影响。术后2周~1个月开始进行第2疗程。目前化学治疗的方案较多,但就结、直肠癌来说,5-FU是最有效的药物,一般采用以5-FU为主的方案。亚叶酸钙(CF)+5-FU是目前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案,亚叶酸钙作为5-FU的增敏剂一般用200~500mg,在5-FU使用前2h内静脉滴入或与5-FU同时静脉滴入。现认为5-FU长时间低浓度滴注比一次性静脉注射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要好,原因是直肠癌细胞生长速度较慢,静止期细胞较多,一次性高浓度给药,药效维持时间短,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杀伤效果。化学治疗期间应常规测定血常规,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当白细胞<4×109/L时应暂时停药。术后化学治疗的常用途径有:A.口服给药:如口服FT-207,去氧氟尿苷(氟铁龙)等;B.静脉给药:主要用于DUKESB、C、D期患者;C.直肠内给药;D.腹腔内给药:对腹腔内有转移者,可在腹腔内置管给药,近年来有报道采用热化学治疗,效果比单纯化学治疗更好;E.动脉给药:直肠癌广泛浸润、固定,无法切除时,可在直肠上动脉插管、埋泵给药,进行区域性化学治疗;肝转移时可作肝动脉化学治疗性栓塞或肝动脉插管化学治疗。

  (3)生物治疗:近年来一些生物制剂用于直肠癌的治疗,如干扰素、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等,多作为辅助治疗,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二)预后

  近年来,直肠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50%左右。但总的预后改善并不明显,其原因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众多。

  1.临床因素与预后

  (1)年龄和性别:青年人结直肠癌的预后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据国内统计,30岁以下的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在3147例结直肠癌中,青年人术后5年生存率为40.1%,而老年患者则为51.4%。影响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不佳的原因可能是:①青年人患病后就诊较晚,从而延误诊断,影响及时治疗;②青年人患浸润型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组织类型则以黏液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较多;③青年人患直肠癌侵及浆膜外的比例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高于老年组。总之,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肿瘤分化较差、诊断偏晚、印戒细胞癌较多有关。男女病人预后的差异不大。

  (2)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一般认为,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的两组病人5年生存率不同,Beahrs报道,有症状组的5年生存率为49%,普查时发现大便有隐血而提示病人就诊的无症状组,其5年生存率则为71%。

  当病人患病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时,预后较差。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判断其预后也有差异。

  ①出血: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人预后较好。这与病人早就诊、早治疗有关,Thoms报道,以出血为主就诊者,5年生存率为54%。

  ②梗阻:合并梗阻的病人预后较差,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30%~40%。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出现梗阻时仅50%的病人可行根治术,无肠梗阻的病人约80%以上可行根治术。

  ③穿孔:合并穿孔的病人预后较差,游离穿孔和限局性穿孔的预后也有差异。Glonn报道,1815例结直肠癌病人中癌性穿孔病人89例,其中41例穿孔至腹腔内,5年生存率仅为7.3%;另48例穿孔至肠腔周围形成炎性包囊,5年生存率为41.1%。

  (3)原发肿瘤的部位: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与预后有关。右结肠癌的预后最好。Diron报道,右结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72%,降结肠癌为68%,乙状结肠癌为44%,直肠癌为47.4%。我国的统计以回盲部及升结肠癌病人的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分别为57%和58%。就直肠癌而言,病变部位在腹膜返折以上和腹膜返折以下的预后也不同,Gifehrist报道,腹膜返折以下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人5年生存率为49%,腹膜返折以上伴淋巴结转移者则为40%。另外,结直肠癌肿瘤的大小与预后也有关系。据统计,肿瘤小于2cm时,病人5年生存率为73.2%,大于2cm时,5年生存率为50%左右。

  2.病理因素与预后

  (1)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反映了癌的生物性质,是判断预后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Grinnell根据组织腺体排列结构、核极性及核分裂提出的分级法应用最广。组织学类型中高分化组有高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其预后最好;中分化组有中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其预后次之;低分化组有低分化腺癌,预后最差。三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49.6%和26.6%,差异显着。鳞癌和腺鳞癌5年生存率为54%和55%。印戒细胞癌预后最差,类癌预后最好。黏液腺癌的预后也不好,5年生存率仅为34%。

  (2)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淋巴结的数目对预后有很大影响(表2),浸润深度与预后也有密切关系,浸润越深,预后越差(表3),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比浸润深度更为明显。

 


直肠癌预防_直肠癌怎么调理

  由于直肠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所以至目前还没有特殊的预防办法。下面列举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癌变机会和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

  (1) 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 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 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研究表明:

  ① 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

  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

  ③ 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

  ④ 癌症只能在一个酸性的身体扩展;

  ⑤ 如果你的身体变弱碱性,癌症不能扩展;

  ⑥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体PH值,让你的身体转变成弱碱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症都有转变和被治好;

  ⑦ 不管你的情况多么糟糕,哪怕只能活6个月,如果你能转变你的身体PH值到弱碱性,你的癌症就不会扩展,就会好;

  ⑧ 不用担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妈妈、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体是弱碱性的,你不会得,如果你已经有了,它将会转变;

  ⑨ 癌症都是酸性体液中生存的,没别的。如果你的身体是酸的,你就会得癌症。如果是弱碱的,你就不会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调整你身体的PH值到弱碱性,癌症就会离你而去。

  预防癌症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D)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E)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F)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点击次数:1517次 发布时间:2020-10-7 【打印此页】【关闭
上一篇文章:早期乳腺癌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早期乳腺癌
下一篇文章:主动脉瘤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主动脉瘤

重庆冉明诊所 地址:黔江区解放路118号 电话:13896800113 传真: 023-79230708 手机:13228589488 邮编;409000 网址: www.rmmz120.com E-mail:1034939929@qq.com